中新网嘉兴9月7日电 (童笑雨)9月7日,第十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浙江嘉兴乌镇举行。据悉,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将于10月19日至29日在乌镇举行,届时,来自全球11个国家及地区的28部作品、共计87场演出将与观众见面。9月17日10时,第十届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将开票。
发布会现场。乌镇景区供图

乌镇戏剧节作为一个多元包容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致力于为青年戏剧人提供更多学习、创作、交流的机会。今年是乌镇戏剧节举办的第十个年头。
第十届乌镇戏剧节主题为“起”,寓意跃起、奋起、迎风起飞,迈向新的旅程。活动汇聚特邀剧目、青年竞演、古镇嘉年华、小镇对话、戏剧集市五个单元。
今年的特邀剧目名单分为“大师佳作”“文学舞台”“经典新排”“当代先锋”“舞蹈剧场”“环境戏剧”“学院观察”七大版块。乌镇戏剧节期间,来自德国、奥地利、波兰、印度、意大利、比利时、法国、巴西、日本、英国等海外国家的14部前沿作品,以及来自中国的14部顶尖佳作将上演。
其中,美国戏剧大师罗伯特·威尔逊与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舞蹈家露辛达·蔡尔兹联袂新作《H-100秒到午夜》将打造宇宙狂想诗般的视觉奇观;法国国宝级戏剧大师乔埃尔·波默拉将携路易·雾霭剧团以《童话传奇》关注人工智能与未来世界;希腊著名戏剧导演西奥多罗斯·特佐普洛斯将重演荒诞派戏剧经典《等待戈多》。
届时,还将上演三部打破常规观演关系、融合空间与表演的环境戏剧,其中包含两位活动发起人为本届乌镇戏剧节带来的新作:赖声川专为乌镇定制的《长巷》、孟京辉携黄湘丽改编的茨威格著作《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

青年竞演,也是乌镇戏剧节的重头戏。十年来,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托起9000余名年轻人的戏剧梦想,扶持143部青年原创作品登上蚌湾剧场的舞台。本届青年竞演以“火车票、世界名画、马”为创作三元素,共计收到报名作品573份,将有18部入围作品脱颖而出,角逐今年乌镇戏剧节“小镇奖”。
今年的戏剧集市单元也进行了升级,艺术展览、影像、装置、音乐现场、放映、潮流美食市集等异彩纷呈的活动应有尽有,让观众在看戏之余,被趣味狂欢填补。朗读活动也将迎来全面升级。(完)
中新网长沙9月7日电 (张雪盈)华灯初上,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田汉故里——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花果音乐湿地公园依旧灯光璀璨,蓝黄光影点亮两岸夜色,影影绰绰的游人倒映水面,与临水而建的露营基地、游步道等休闲设施相得益彰,成为久居“钢筋森林”之人的放松新去处。

果园镇水系发达,镇域内不仅有捞刀河、金井河、麻林河、浔龙河四河交错,还有小微水体共有1915处。很难想象,眼前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也有着污水横流的过去。

长沙县聚焦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 长沙县河长办 供图
20世纪90年代,该镇以生猪养殖为主要支柱产业,受生活污水直排与沿岸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当地水体黑臭,水葫芦泛滥成灾,对当地百姓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果园镇在退出传统生猪养殖、进行人居环境治理的同时,转型发展生态种养。
除对生活污水、粪污水、餐厨水等进行分类收集与处理,果园镇还凭借生态湿地、生态浮岛等设施和底泥修复等技术,激活了水体与植物自身的净化能力,使水生态不断向好。如今,果园镇内的小微水体已化身为“小微景点”,“脏乱臭”也蜕变成了“畅清美”。
果园镇的生态转型只是长沙县聚焦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沙县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管理保护目标,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工作,以浏阳河、捞刀河流域综合整治和主要排口截污提质、小微水体治理为重点,积极开展水生态治理和修复,现已完成土桥撇洪渠、金井后街、梨江港、画田撇洪渠、开慧板仓湖等黑臭水体治理,全县50条河流,132座水库,1个湖泊,5.8万余处山塘、沟渠等小微水体焕然一新。
江背镇发展文旅产业,使水资源“劣势”变“优势”。 长沙县河长办 供图
江背镇金洲村水生态资源丰富,浏阳河、三叉河在此交汇。因位于两河交界处与浏阳河第二道“回水湾”口,金洲村曾常年受洪涝灾害所累。随着水利工程短板的持续补齐与防洪保护圈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金洲村转型发展文旅产业,吸引大量游客到此观光打卡,水资源从“劣势”变为了“优势”。
乡村发展,生态环境是基础,产业振兴是关键。生态转好,如何使优美的水环境为农村发展增添新动能,成了长沙县的发展新方向。
2022年,果园镇引进新希望集团,在花果音乐湿地公园先后打造了“秘途”露营基地、“悦方”音乐餐厅、花果书院等系列景观,并将花果虾基地纳入到田汉艺术小镇农耕文化园建设范围,形成了与浔龙河、田汉文化园的有效互动,发展了钓虾、吃虾等休闲产业。目前,该片区周边发展花果虾养殖3000多亩,每亩净利润可达6000多元,使村集体收入从2019年的2.38万元提高到了如今的55万元。

福临镇通过关爷坝流域综合治理、影珠山河美丽幸福河创建、片区山塘清淤整修等,使片区内水域扩面20余亩,蓄水扩容达2.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增加1000余亩,并围绕陈树湘故居对横清、照壁、荷塘三个美丽宜居村庄、高标准农田、文旅服务站(福临驿站)等进行改造升级,实现了山水田园风光与陈树湘“绝对忠诚”精神的深度融合。
福临镇水清岸绿。 长沙县河长办 供图

长沙县还在青山铺镇实施了万亩粮食生产示范片麻林河洪河段生态治理工程,打造了从上游至下游风吹稻浪、希望田野、粉黛绿茵、自然科普、郊野天地五个特色景观节点,打造极具特色的河道生态治理示范区,使之成为长沙县周边群众休闲游玩打卡的好去处。

建设幸福河湖,离不开全民的参与。长沙县积极开展河长制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宣传活动,常态化开展爱水护水公益活动,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水环境的治理与改善工作,以河长制带动全民治水,让每一处水面“长治久清”。

目前,长沙县已有规模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景点73家,年接待游客超866万人次,经营收入超22.8亿元,助力村民安居乐业。长沙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大力提升基层河湖管护水平,着力打造一批“水清、河畅、岸绿、景美、鱼欢、人和”的水美名片,全力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绘就水美人兴的锦绣画卷。(完)